滑雪路线

Route

联系谈球吧体育

lxtqbty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20-66889888
QQ:88889999
邮箱:88889999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最新资讯

>>你的位置: 谈球吧体育 > 最新资讯

谈球吧体育滑雪是一项烧钱的运动吗?初学者应为装备花多少钱?

2023-05-03 12:51:06

  谈球吧体育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个雪季不需要置办任何个人装备,就可以享受滑雪运动的乐趣。

  这几年雪场的设备有了不小的进步,雪具、护具的质量和成色越来越好了。加上北京近郊的雪场全都实行全包价(雪板、雪靴、雪杖),因此主要的花销就是雪场费用及交通费。

  2012/13雪季周末滑雪加班车的价格是265,比较勤奋的上班族初学者最多去六次。整个雪季也就两个半月十周,除去春节元旦圣诞等,六次算是很勤奋了。

  即使没有任何滑雪装备,每次额外租用雪服、头盔、雪镜。每次价格大概60左右。算上简易午餐等小花费,全季花费2000元。

  1、你还没有确定自己多这项运动是否有持续的兴趣,入门套装雪具就要3K左右,不要盲目投资。

  2、你能购买到的3K左右入门雪具,仅仅能达到雪场出租的基本水平,南山雪场(我是粉丝)近两年购置的雪具都比这个标准高。

  3、滑雪运动有不同的流派:粗略分为竞技、休闲、自由式、公园等。每种滑法的技术特点和对装备的要求各有不用。初学者在没有初步掌握各流派的特点并明确自己的兴趣之前不宜购置雪具。

  4、雪!具!特!别!重!没有私家车或者好人缘或者好身体的同学请三思。我下一步的雪具购置计划就是摇号买车…

  经过十五至二十天的滑雪时间后,依然对滑雪运动保有极大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入手装备了。这时候就要依照自己感兴趣的流派选择装备了,下面列一下个人认为的购置顺序和价格范围:

  进阶雪具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了,受限于经济能力和运动人口基数。这方面真正权威的国内人士不太多,期待大牛讲解。

  最后,献给对滑雪抱有兴趣的知友:在正确的指导下,滑雪是一项安全的大众运动,欢迎和我一起对这项称为白色的运动上瘾!

  额外还有一身Demon的盔甲,200刀。这个必要性并不大,毕竟双板不怎么需要摔跤。

  以上折合人民币,仅包括必须的雪板雪鞋头盔雪镜和上衣裤子,12000软妹币之内妥妥搞定了。

  雪镜,O家Airbreak是全线产品里面最贵的了,但实话说其实根本没必要。随便什么杂牌云云,小几十美金足够搞定,折合人民币200多而已。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不同过滤度的墨镜,并没有什么黑科技。

  头盔,重要性很高,但并不意味着便宜的就保护有多差。重点在于受到严重撞击后及时更换,而不在于其本身有多好多贵。各大靠谱牌子,都有几十美金的入门款,对初学者那个速度来说,足够足够用了,折合人民币也就三四百块。都是软壳注射填充MPP,顶多外加个MIPS,都也不是什么黑科技。这玩意儿,几十刀够用,200刀高阶。再往上,除非是给专业竞速用的(滑行速度80kmh以上)全包围,否则都是那啥税。

  雪板,全新的大体的价格区间,入门款差不多200-400刀,中高级300-大几百,高级大几百到一千出头(1200刀差不多就是上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然后滑雪板这事儿,最好是什么水平就用什么水平的板,于是完全不建议初学者购买中高级板,硬度太高,容错率太低或太高,既没有必要,也影响学习提升和娱乐性。尤其不建议买各家的竞速版,属于跟业余滑者完全彻底没关联的存在。几次在国内雪场见有雪友脚蹬着好比Head家的World Cup Rebels系列,都一脸黑线......建议就直接上入门款的,又轻又软,折合人民币,撑死了2000多,妥妥搞定了,足够时速50kmh之内的场景。

  雪鞋,其实对初学者来说,除非成本上划算,否则是否购买滑雪板,很不一定的事儿,雪场租的板子足够入门了。真正重要的是鞋,只要当真想要学习一下,都建议尽早买自己的鞋,而不是租雪场的。价格的话,各大品牌基本上也是硬度越低的,相对越便宜。而对初学者来说,也确实不建议使用太高硬度的鞋。女生的线就挺好;男生可以适当高点儿,但也别超过90或100。对应价格,各大一线多刀的样子,折合人民币一千多。

  于是,以上四样核心装备全加起来,对初学者来说,4000-5000软妹币,足以全部搞定。

  然后,除了头盔受到重击需要及时更换外,其他几件都算是耐用品。只要你不觉得技术提升到需要升级装备(雪鞋+雪板直到真的到了高级水平前,其实都能凑合),或者想换好比粉雪板云云(国内雪场应该没这需求),或者纯是喜新厌旧,都可以无限期一直用下去。

  也碰到有朋友跟我扯淡什么雪服雪裤什么这啊那啊功能性啊高科技啊之类的,以证明几百刀的雪服雪裤是合理的......我觉得他们可能对“高科技”这个词有什么误解,以及,都是跟设施良好的大山大雪场佛系滑滑而已,搞毛线。

  纯追求核心功能性,2000-3000软妹币足以全搞定。这上面真烧钱的,根本不是在买“好用的雪服雪裤”,而是在买“漂亮的衣服裤子”,求臭美求炫酷,自然就没上限了。

  而且以上装备的价格,从美金到软妹币的转换,并非纯按汇率想当然,而是国内网购确实就是类似的价位区间,有些甚至还比美国便宜些。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即,对雪鞋来说,只要有条件,我都是推荐去找专业boot fitter去走流程的。测量脚的维度体积啊,是否平足啊,小腿骨骼角度啊什么的。这方面国内的线下资源,我确实不了解,也不知道相对网购来说,是否会加价,加价多少。好在新手鞋都比较软和,也没必要那么精确。现在网购退换也方便,不嫌麻烦就多试几个回合就是了。

  至于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的雪板分类,简单说,大概可分为雪道板/carving板,全地形板,粉雪板,公园板,竞速板这几种。如果纯就是在国内玩儿,相信我,你是基本找不到真心需要粉雪板的场景的。于是全地形板也完全彻底不需要,毕竟全地形可以认为等同于雪道也一般般,粉雪也一般般。至于公园板,跟初学者没有任何关系。或者可以这么说,目前国内业余玩家里,真心需要公园板的人,属于估计小圈子里都认识的屈指可数的存在。而竞速板,和一切业余玩家都彻底无关。结论就是,这事儿不用瞎琢磨了,就买雪道板/carving板就是了。如果经常去日本滑粉雪,那就再添对粉雪版。

  至于滑雪场,类似北京南山这种美国概念上的“超小型”雪场,应付初学倒也足够了。貌似平日价100多软妹币一天,周末300多而已。

  如果很快就觉得不过瘾了,以崇礼那几个“中小型”雪场为例,貌似全天是400-600(?),就也还好吧。

  对初学者来说,起码第一个雪季,好比说滑了10-20天,那么南山这种“超小型”真足够应付了。对应门票四五千上下吧。我估计这些雪场也该有季票,或许比单次累计便宜不少,没研究过。

  即,装备,一次性投入6000-8000足以,且都是耐用品,之后好几年都不用再投入了。

  路费和住宿没包括,毕竟全国各地的,你家是住雪场当日开车往返距离,还是住海南,区别太大,就不再提了。

  单说装备,也并不会太夸张,且其实仅是升级雪板雪鞋而已,对应价格都是分别“翻倍”的程度。真有那个需求,再添一对粉雪版,也就足够了。

  会烧钱的主要还是旅行费用,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很靠谱的大型雪场谈球吧体育。就算有一两个,也没法跟北美或欧洲“几十个”的规模相提并论,于是跨国跨洲旅行是早晚的事儿。这个确实会很烧钱,且确实也无上限,不过好在有日本在,也不一定非去北美或欧洲。

  但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因人而异吧。毕竟这主要就是在追求滑雪乐趣了,而并不是为了技术提升。对非专业的娱乐来说,目前国内的各大雪场,足够一个人一路训练提升至 “道内大神 的程度了,也就是大山野雪的场景少了些而已。

  至于单板,我并不了解那么多。但大体可以很放心地说,单板的装备部分,同级比较,只可能比双板更便宜,无可能更贵就是了。毕竟单板的鞋和板,相对双板来说,都更没有技术含量。但建议单板比双板多采购的装备也有,即各种护具,特别是护腕护臀和护膝。毕竟...哪怕是中高级阶段,单板日常摔跤率估计也和双板能差一个数量级。

  最终总结,如果你觉得一次性投入6000-8000不贵,觉得每年花销“几千块”不贵,那么起码对初级 - 中级雪友来说,滑雪真心不烧钱。

  你听说那些很烧钱的人的事迹,或者烧在了全球飞上,或者烧在了买衣服上,或者烧在了经常换鞋换板儿上,或者烧在了请私教或参加冬令营上。而这四项,除了最后一项是和滑雪技能提升高度相关,且我个人也很推荐之外,前面三条,第一条是为了乐趣,而不必然是技能提升的必须;第二条是纯臭美,跟滑雪本身彻底无关;第三条极大概率也是臭美+装备控而已,也不必然跟滑雪技能提升有关,且统计印象上,这种人的技术往往...你懂的。

  最后,有关装备的品牌、品类、价位种种,如果完全没有概念的话,建议可以花很少的时间,首先搞明白,对于雪板和雪鞋,哪些品牌是“一线主流”,然后在这些品牌之内去选择就是了。确定“一线主流”的方式,建议直接看以下两个网站,

  以skis.com为例,里面列举出来的雪板品牌,“只有”19个,雪鞋“只有”14个。其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主流中的主流,其实也就10个上下。如果你看到一个雪板或雪鞋,竟然不是其中列举的品牌,那几乎肯定必然就是非主流品牌。极小概率是真小众高端,大概率是扯淡,于是直接忽略就是了。

  有关品牌下的具体产品线,这两个网站上肯定都不全,于是之后再去各大品牌的专网上去看全线分类就是,里面都会有最详细的介绍。

  价格也是类似:只要国内卖的比这俩网站上标的价格显著更高,那就是贵了。我国现在物流很逆天的,这类东西并不存在硬性国内外价差。如果价差很大,基本上都是信息不对称的套利而已。

  哪怕你是装备控+业余逆天大神,对应的雪板和雪鞋两大件,极限的价格上限,雪板差不多1000美金/7000软妹币,雪鞋差不多大几百美金/5000-6000软妹币,绝对到头了。

  滑雪可以很烧钱,也可以很省钱。我滑了7年雪,从第一年的什么都不懂,月收入几千块钱,每次滑雪花费100-300,到现在每年在雪时间50+天,单双兼修,开销5-10w/年,给大家讲讲我的经历和开销,讲讲一些走过的弯路、花过的冤枉钱,和一些觉得非常值得的滑雪投资。

  2009年我研究生毕业来北京开始北漂,怀着对滑雪的美好向往,开始隔三差五的坐雪场大巴去南山滑雪场滑雪。初学的是单板,淘宝上买了黑犀护具,网上下载了严冰老师的视频教程,每次租板。一个冬天我大概滑了5-7次,雪季结束的时候可以正常换刃滑下中级道。

  那个时候我在淘宝买的雪镜和护具,迪卡侬买的雪服和头盔。总价不超过1000块。南山平日大概每次200,周末300。都是一些完全没错的支出。只是那时候自己以为学的很快,但在现在看来,一个雪季学会在中级道换刃,还是太慢了。现在网上的视频非常多,GoSki和滑雪助手都引进了非常好的内容,如果想省钱不请教练,基本是OK的。最好能加入一些滑雪社群,多和小伙伴一起滑,一起钻研,这点非常重要。我第一个雪季最大的错误是每次都拉上同学,但没有人能坚持和我去两次。导致后来基本都在孤独滑。

  在这个时候,初学者除了雪镜、护脸、手套、护具(单板),基本不需要买什么。

  2011年我在杭州工作,想滑雪想的不行,抽空专门回北京滑雪。那时候回来的机会也不多,特别想去崇礼。但万龙的雪票我那时候看觉得很离谱,怎么会要500块一天呢。选来选去最后报了一个长城岭滑雪场的大巴团,2滑2住2早还包往返车费,500块。我觉得天底下没有更好的事儿了。坚持去了好几次,雪季结束的时候,可以正常换刃滑下崇礼的机压高级道。

  那一年在淘宝买了一套国产单板套装,2200块,鞋+固定器+板。那时候真是最符合我消费能力的装备。但事后想一想,那一套装备真是严重阻碍了我水平的进步。鞋太大,固定器不牢,板子极硬,让腿部力量传导, 和对板子形变的感知都非常困难。如果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选择在雪具店买一套主流品牌的过季款,哪怕用分期的方式。但那一年做的正确的决定就是参加滑雪团,认识了很多真正喜欢滑雪的朋友。大巴团里的朋友在未来几年里也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大家不但在一起钻研滑雪技术,一起骑马,甚至还一起租房。给北漂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

  在确定了自己真的喜欢这个运动的情况下,我建议尽早买一套主流品牌装备。雪板/固定器、雪鞋。如果想省钱,可以多找找二手货(雪服、雪镜)。因为会开始去崇礼、东北,从这个时候起也会开始有一些路费、住宿产生。视滑雪频率,总开销基本上也不会超过5000-10000块。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随着海淘业务的兴起,挣钱能力的慢慢提高,我开始大量购入国外网站的过季打折货。一件件的把自己的装备从头到尾换了个遍。关于这些用过的品牌和装备,抽空可以再写一篇。但总的说来,开始正式享受崇礼、东北的大雪场(那时候云顶的季卡还只要2000,东北每个冬天坐硬卧去1、2次,开销也并不大),也认识了很多滑的好的朋友,开始跟着他们苦练。

  因为海淘需要对装备非常了解,这个期间我也在国外网站学习了大量的装备知识、名词,并且开始对国内一些“假洋鬼子”品牌有了相当的敏感度谈球吧体育,算是一项意外收获。

  越到极限的情况,对装备的要求越高(无论是技术原因还是天气、气候原因)。这个时候会开始很明显感受到好装备与山寨装备的不同。但只要之前装备没有图便宜瞎买,这时候不会花很多冤枉钱。而且这个时候,你开始对滑雪运动的开销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

  15年国内开始有了很多国际滑雪教练体系在国内的落地,作为一个深知系统训练好处的好学生,抓住了我能抓住的所有学习机会:美国PSIA L1, Freestyle L1, AASI L1, 新西兰NZSIA L2, SBINZ L2。每次培训的学费开销大概是4000元。大家只要简单算一下,就会知道,一个世界顶级教练带一个小班,教你5天时间,(包雪票)最后还可以发国际认证,收4000块一点都不贵。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回炉练习我的单板技术,并从最开始就接受了双板的系统教育。

  从那之后,我滑雪的频率开始越来越高,出国滑雪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装备也越攒越多。但我知道,其实这才刚刚上路……

  你可以像我一样,从一个丝开始升级打怪,逐渐精进技艺,积攒装备和经验,也可以生来家境殷实,次次私教,每趟都去北海道。但这都不应该影响你热爱这项运动。如果你的滑雪水平、职业发展和年纪都按自然规律逐渐成长,你会发现对一项如此健康的爱好来说,其实这点开销显得是那么廉价。

  滑雪的装备主要分为软装备和硬装备,从安全保护的角度来说,初学者更多需要购置的是软装备,包括头盔,雪镜,雪服,帽子手套袜子,学习单板还需要准备护膝护臀这些保护装备。而到了进阶水平想购置自己的硬装备了,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滑雪鞋,滑雪板这些硬装备。

  滑雪装备器材品牌众多,款式也不一,应该说这几年国内滑雪装备的市场发展非常的快,各种档次的装备都有很多,初学者如果是价格敏感用户,我的建议还是尽量少去购买装备,尽量租用雪场的装备,如果确认自己喜欢这项运动,那么可以先从一身滑雪服开始买起,国产品牌或者是进口品牌价格从几百到上万都有很多选择,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没问题的滑雪服,在国内雪场滑雪都是足够用的,防水透气指数这些基本上用不太到,只有在国外大型雪山复杂天气条件下才会用到,国内雪场基本以人造雪机压雪道为主,雪服的作用也更多的是保暖功能,所以第一套雪服只要试穿款式自己喜欢价格能接受就可以入手,其他高级功能等到水平提高,需要更多防护的时候再去挑选。

  另外推荐购买的装备就是滑雪鞋,在雪场租用的滑雪鞋舒适度和功能性都非常一般,尤其是双板雪鞋,硬壳的结构造成穿着舒适度很不好,如果根据自己的脚长脚宽足弓高度和滑行能力去挑选一双自己合适的滑雪鞋,会让你的滑雪体验有着质的提升,对技术进步也有很大帮助,但是装备最多是让你更舒服更快速的去学习和练习滑雪技术,但是并不是说你买了更好的装备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滑雪技术,练习技术还是初学者最重要的最需要关注的,装备够用即可,尽量不要一上来就买最顶级的装备,一是价格贵,不合适的装备会浪费很多银子,另外是滑雪能力和装备不匹配的话,体验也会非常不好,我见过初学者上来就选最贵的世界杯大回转雪板和150硬度的雪鞋,结果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滑了,实在太痛苦了。。

  我理解“烧钱”应该是一个为之持续性不停的形容词综合来讲,滑雪针对国内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比例,以我所在的北京来看,2018年人均收入水平为6-7万相当于每人每月可以收入5000-6000元可以我所在的滑雪圈内,粗略估算人均年收入基本要在20万以上,按照相应比例来看它应该算是一项略贵的体育运动,不算是一项很烧钱的运动。

  下边简单聊两句:依然按照我所在的北京来看北京周边的滑雪场一天的全包价格大概在100-300不等算上交通/吃饭等其他因素一天500块钱够了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庆幸我们有崇礼国这个地方开车仨小时,能抵达有能力承办冬奥会的滑雪场无论从规模还是服务来看都是足够滑雪爱好者玩的,而且玩得舒舒服服。但是崇礼滑雪并不是像北京郊区一样可以当天往返因此崇礼滑雪大多为周五下班走周日滑完回大体的雪票+住宿+吃饭+交通一个周末的消费大概在人均1000起

  以上我说的是你只为了体验一下滑雪的感觉接触一下这个在国内不断升温的体育运动的最低成本。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这个最低成本来算,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没有问题。

  可是你体内的多巴胺不会让你这么一直坚持下去。滑雪这项运动能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单纯的滑行对于速度的体验;对于技术的追求;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对于人脉关系的建立;对于旅行滑雪的向往等等滑雪能带给你的东西在不断攀升

  初级入门装备(够用就好)滑雪服你可以用日常的冲锋衣冲锋裤代替,淘宝爆款一身差不多在300-600滑雪镜国产的150-300头盔去买个迪卡侬的200多一身的装备大概1000就可以搞定

  进阶乃至高级装备(开始得瑟)逛逛磁器口雪具店,滑雪服动不动2000起雪裤也得2000吧头盔1500雪镜1500手套500护脸200护甲一身1500保暖内衣500以上不算雪鞋雪板,10000块钱花完雪板雪鞋一套中级的大概6000上下,高级的10000(请别说进口手工板一类的)滑两个雪季后,继续得瑟,换鞋换板换衣服要去北海道要去新西兰要去阿尔卑斯山再怎么省,一趟也得10000吧?当然30000也是没问题的。

  技术提升了,雪友多了,想不想坐直升机上山?一天1000刀吧?一天够吗? 一趟够吗?一个雪季够吗? 这辈子玩不够吧?

  对于一个执着的东西不停地去投入,去努力,才是真正“烧钱”,或者说烧的不止止是钱还有宝贵的时间成本。

  上边有点扯远了我给初学者一点建议吧不知道我身上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如果从第一次滑雪开始到现在算我的雪龄已经到达了较多的第19年(2000年开始)可是我线年吧

  而且我是个理工科思维花的每一分钱我都想搞明白我花得值不值得所以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歪理学说众位看官可以一笑而过:

  滑雪服的主要作用是1.防水 2.醒目 3.好看...就1来说,你看市场上动不动一件滑雪服售价3000,店主号称“防水20000mm!!而就这些普通雪友不太了解的点来看a一块塑料布的防水能几倍优于你的雪服b我们穿滑雪服是为了让瓢泼大雨淋着吗?c如果真有钱,能不能好好去选择一件GTX等,真正有科技含量在里边的防水透气服装?d滑雪服是消耗品,防水再好,也禁不住洗就2来说,好的滑雪服可以在迷路救援时起到便于寻找的作用,当然recco的成本也不高,可相对于国内滑雪场的雪道来讲,没啥必要。真正能滑到迷路的大粉雪场,也不在关注这类问题了。就3来说,好看的原则,设计感好,色彩好,展示个性,避免撞衫吧。

  毫不客气地说,我自己从头到脚(不含雪鞋雪板)1000块钱之内搞定简述一下头盔 150 :迪卡侬高端头盔断码特加款,迪卡侬的东西你还真别瞧不起,他们的东西可以物美价廉,重要的是质量标准都是欧洲标准,这可比你在国内买的杂牌头盔高的多! 你看雪场上那么多像是大PRO戴的bern头盔,摘下来是有标签说明的: This is not a helmet,its a hard hat(本产品不是头盔,而是一顶硬壳帽子),就保护头部受损的功能来看,我觉得我的选择应该算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避免撞帽的关键点:在头盔上多贴些贴纸,毕竟我从来也没觉得周围的人有关注其他人带什么品牌的头盔的。

  滑雪服滑雪裤500:没错,两个加起来500。我自己有3条雪裤,分别是迪卡侬高端货断码款249;探路者过季断码款99,以及一条我发现雪场上很容易见到的ohusky的雪裤280(这条雪裤我是图便宜买的,后来发现人家原价卖2800,我居然是1折买了... 现在这条雪裤仍然在北京某大型独立雪具店里销售,售价是六七百吧)我有4件滑雪服,分别是DC的厂货大帽衫(纯棉不防水)250;DC的所谓”原单“,但我估计是假的? 280,颜色很特别,滑雪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和我穿一样的;toread的打折款,200,这件不好看,就不说了; 还有一件纯黑色的K2SUMMIT的EVENT面料滑雪服,这个牌子貌似做砸了,都撤柜了,不过作为国产的优秀品牌,有胆量地使用了EVENT面料加入到其所有的户外产品里(和GORETEX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的面料),因此名副其实确实是防水透气的优秀滑雪服,你现在去它的官网淘宝店也许还能找到断码款, 300块钱就搞定了。以及各俱乐部/活动赞助中奖的各种帽衫啊,滑雪服啊,统统都能穿!不讲究!

  护脸29: 这玩意没啥可贵的雪镜250: 我有2个雪镜,因为我带近视镜,所以要找到一款可以卡近视镜的并不容易。偶然间在日本滑雪发现日本的一款AXE雪镜左右两边为了近视镜滑手设计,加宽了左右视野,觉得好棒啊, 4200日元入手(当时大概250吧),然后在磁器口和崇礼发现了同款雪镜,折后价1180,这不是骗人是啥.... 另外一款是一个国产的OG,前镜片可以随意拿下来。总而言之雪镜这个东西我也好好研究过如何能不起雾,就是速度快。圈里有个叫PC的大神曾经评测过30个左右的雪镜的结论是,起雾和价格无关。就是嘛,起雾是因为雪镜内外温度/湿度差导致的,外边冷里边热,外边刮风里边出汗,就是起雾的根本原因,能避免吗?

  手套39:这个请忽略我的不好习惯,滑雪插兜儿,就随便买了个不放水但防风的可以玩手机的薄手套。

  内衣:迪卡侬搞定上半身59(依然是打折款)优衣库搞定下半身79(别小看加厚heattech,有兴趣自己百度搜下)

  全身加起来1100左右吧,还不如雪具店里的一条雪裤贵,所谓省有省的玩法。鞋和板就暂时不推荐初学者买, 一年可以滑3次以上的,可以先试着买双自己的鞋。板子可以过两年再买。

  最后做个答题:请大家从安全保护的角度,说说滑雪基本的装备应有些什么,什么价位的是够用?什么价位开始算发烧级的?初学者应该置办怎样的滑雪装备滑雪的最基本装备:护具(单板)(其他均可租,自己视情况购买)够用的价位看以上我说的,动动脑子,可以省很多钱。我觉得一身加起来超过3000,就可以算低烧了。初学者就买一身国产货,近两年nandn的东西做得还可以价格又不贵可以先买套玩玩。

  长城岭简直是拉低了崇礼滑雪的底线左右一天,相比较翠云山淡季周末200块,旺季周末500左右。 万龙云顶都是大雪场周末大概600-800左右,云龙通贵100。多乐美的人不多,淡季200旺季300的样子。富龙只是因为近,折扣低,周末600-800,季卡便宜啊。太舞气氛好风景美,风大还远400-600吧。

  县城里15平方米的一张大床淡旺季也要80-150吧,普通的汉庭速八面积还不小,150-250吧,再往上可以选择住面积大一点的公寓200-500之间,可以有两居室的住4-6人,再往贵了可以有飞鸟,蓝鲸之类的3-4星级酒店,300-800,最后是万龙云顶太舞的雪场酒店,1000-2000每天。

  吃饭人均100可以吃得很不错,人均50的快餐也很好吃。万龙的餐厅味道最好,山顶自助168一人。

【返回列表】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首页 | 关于谈球吧体育 | 最新资讯 | 滑雪门票 | 滑雪常识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联系谈球吧体育 | 滑雪路线 | 精彩图片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电话:020-66889888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8-2023 谈球吧体育-谈球吧官方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