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
lxtqbty
2023-08-02 11:00:22
谈球吧体育2016年,滑板被国际奥组委宣布为正式赛事项目。随后几年内,政府和商业资本都积极推进,让滑板文化在国内备受瞩目,市场也纷纷向滑板文化所衍生的产业投去橄榄枝。
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滑板”一词已是有99万+笔记的热门关键词,2021年抖音电商滑板产品的销售额增幅高达353%;天猫国际数据显示,2022年进口滑板同比增速达3位数,滑板从纯粹的街头运动转身变为潮流时尚,甚至连咖啡店都出了滑板主题……其实滑板落地中国有些年份了,但在大众中掀起如此大规模影响力也不过是最近10年发生的事情。
我尝试从社会和时尚的角度去发掘答案。在一个之前从未了解过的领域面前,我感觉就像雾里看花。所幸的是,几位滑板领域的专业人士耐心地为我提供了一些线索,借由他们的分享,我认识了一个与以往认知截然不同的滑板世界。
滑板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最初只是被当作冲浪前的热身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西海岸。进行专业的滑板运动的场地通常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水泥地或大理石地,技巧包括复杂的滑行、跳跃、旋转、翻腾等高难度动作,因此对滑板装备要求也高,一块抗震抗压的滑板是决定滑手水准高低的关键。
《危险之至》(Gleaming.The.Cube)海报和部分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滑板在中国的走红,可能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时上映的一部叫《危险之至》(Gleaming.The.Cube)的电影,吸引了不少中国少年,让他们对滑板这一户外活动的产生了极大的向往。年轻人躁动的青春和洋溢的激情,通过接近飞行的体验得以宣泄。
北京当年是最早出现滑板玩家的城市,被改造前的 公主坟广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滑板“潮人”的聚集地。 三里屯TOUR滑板店的主理人鲍沁勇当年就是常混迹于此地的热血少年,那时候一来是囊中羞涩,二来市面上缺乏优质滑板的购买渠道,鲍沁勇接触到的只有便宜的国产滑板。这类滑板做工简单,轮子也只是塑料的,做不了高难度的动作,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玩具板,通常滑一个月就坏,只能修修补补继续玩。正是因为当时器械的限制,造成了中国滑板技术水平很低,无法提高。用鲍沁勇他们圈子里的线D时代,玩滑板就只能滑,跳不起来。直到高原这号人物的出现,扭转了滑板在中国的发展局势。
高原旧照(左上),1994年美国滑手Steve Caballero和北京的滑手少年们在前合影,图片来自HERO SKATE官方公众号
在20世纪80年代末,高原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回国。那时候他了解到国内很多滑板爱好者苦恼于没渠道购买质量好的滑板。1990年,美国滑板品牌Powell Peralta的创始人George Powell计划来中国开拓市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高原向他自荐做Powell Peralta滑板的中国代理,在秦皇岛开设了Powell Peralta的子公司,随后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专注滑板科普资讯的纸媒刊物《翱骊通讯》,组织一系列专业滑板比赛。
当年排版和印刷都很朴素的《翱骊通讯》,图片来自HERO SKATE官方公众号
这一代滑板推广者的行动不但迅速提高了中国滑板玩家们的技术水平,也培养了今后撑起中国滑板领域的一众中坚力量,他们在各自生活的城市成立聚集滑板爱好者的社区。
代表中国出征东京奥运会的曾文蕙,她玩的这种是双翘板,截图来自东京奥运会滑板项目赛事
滑板早期进入中国时并没有细分种类,多为做工粗糙的小鱼板,这种滑板只能在平地滑行,不能做跳跃动作。随着滑手们不断挑战提高滑板技巧,双翘板逐渐演变为专业滑手标配,双翘板两头翘起,大小适中,灵活度高,适合在专业滑板场和平地做一些高难度的滑板动作,比如ollie、flip、pop shove it等常见招式。
长板在中国流行的时间不长,虽然在国外已经发展出很专业的长板竞赛,但国内目前对它还只停留在浅层的认知。相比需要专业技能的滑板(特指双翘板),长板的板面狭长且宽,速度容易控制,适合刷街,所以也很受女生欢迎,比如韩国的Ko Hyojoo就以流畅的长板刷街视频走红国际社交媒体。
然而随着这股热潮的降温,如今长板的身影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流行的“新秀”陆冲。2019年综艺《极限青春》开播后,当红偶像们的号召力加上众多年轻的滑板拥趸,在国内掀起了新一股滑板热潮。2022年春夏交替之际,滑板运动的小分支陆冲以及相关周边产品消费也一并兴起,同时踏进了原有滑板产业的市场赛道。
陆冲是陆地冲浪的略称,英文为surfskate,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据说1995年美国的冲浪爱好者为了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也能体验冲浪的摇曳快感,于是在旧滑板的基础上改造出更便于在平地上滑行的运动器械。和传统滑板相比,陆冲板板身长宽,没有明显翘头,轮子大,前桥可以摆动(这是用以区分双翘板和长板的重点),现在已经发展出PU桥和弹簧桥两种。所以陆冲板滑行起来动作像冲浪般左右扭动,又被称为“扭扭乐”。
相对传统滑板,陆冲对场地要求相对简单,适合在光滑的平地上进行,便于操控,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和亮眼的商业包装下,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热门运动,在小红书上占据了8万+的笔记。
鲍沁勇近照和少年时在公主坟附近与滑板小伙伴们的合照(上图),TOUR在三里屯的门店,图片来自KickerClub官方公众号
对于不熟悉滑板领域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板,好像没什么区别。不过对于滑板圈的资深玩家们来说,板与板之间是有“壁”的。近年滑板圈就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担心滑板的叛逆特色和地下属性会被这种商业环境和氛围稀释。
作为国内第一代专业滑手,鲍沁勇看得很开: “现在玩滑板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人是朝着成为专业滑手的目标努力;另一种人纯粹当兴趣爱好,可能因为造型好看、时髦而玩滑板。而滑板要达到专业水准,需要一定的童子功谈球吧体育,或者练习者本身有一定的运动功底。这一门槛为滑板留下了一批稳定且纯粹的爱好者,自然排除了一些外界的人为干扰。所以滑板这项运动虽不至于迅速普及大众,但它不会只是一股靠商业包装炒作的潮流。”
鲍沁勇同时认为滑板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专业滑板领域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商业化是把双刃剑。商业包装下相对简易的板类运动容易上手,利于推广,从某种层面上能迅速带动大家对滑板感兴趣。有心钻研的玩家会进一步深入滑板这个领域,走向专业。不是所有人从一开始就能操控专业的滑板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鲍沁勇看来,大众商业化的板类运动和滑板本身的小众属性两者应该是互助互利的状态,而非过分对立。至于相关的滑板产业能走多远,则交由社会和市场去验证谈球吧体育。
滑板店在滑板文化社区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早期,滑板店除了代理引进国外的滑板品牌,售卖各种与滑板有关的周边用品,还为当地滑板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场地。积累了一定资本后,这些滑板店在千禧年第1个10年后期演变为组织专业滑板赛事、发掘赞助滑手新人的重要资本来源。滑板店店主们几乎都是资深滑手,本身对滑板领域就有专业的认知,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里,滑板店是支撑并推动着整个中国滑板领域前行的主要商业模式。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当地代表性的滑板店,而且发展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谈球吧体育。
上海本土滑板品牌AVENUE & SON由资深滑手胡天佑、谢汶凯、Dan Leung和Stephen Khou4人于2014年创立,凭借国际化的运营理念和亮眼的街头滑板设计风格,迅速收获了大批新生代粉丝。除了经营滑板文化相关的潮牌服饰和周边之外,团队还通过视频影像等方式向外界传递品牌的核心精神,至今赞助了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滑手参加专业赛事。
近年AVENUE & SON还是跨界合作比较活跃的滑板品牌之一,联名从汽车涂鸦到时尚品牌都有涉及,比如2022年夏天,还与 珠宝品牌FRED推出了滑板服饰合作系列。
除此之外,AVENUE & SON在2022年年初备受瞩目的活动莫过于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张的国内首家旗舰店。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官方的支持下,旗舰店店内和店外周围均为便于滑板滑行的大理石空间设计,具备滑板、咖啡休闲以及品牌pop-up的多重功能,这里也是全球首家以全大理石材质打造的滑板公园,旨在重塑国内街头滑板的公众形象。
这些举动能明显看到AVENUE & SON开拓高端市场的意向。然而商业包装日益精致化的滑板产业是否有违草根街头的精神核心?
创始人之一的胡天佑认为这样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以往说到滑板,不了解的人会片面地被它的地下属性影响,认为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是廉价的。但其实滑板这种运动在国外本身就有一定的发展时间和文化沉淀,并不是凭空炒作的东西。当一种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极致和大众的水平分化。滑板来中国也有一些年了,加上现在有奥运会背书,普及更快,消费者对滑板产品也越来越了解,所以滑板的衍生产业逐渐精致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它不能停滞在粗制滥造的水平。”
HERO SKATE的创始人田军是最早一批参加秦皇岛滑板比赛的滑手之一。从16岁开始接触滑板至今,他经历了滑板在中国社会从小众到普及大众的过程,也成为这一文化的幕后推手之一。回想当年,滑板在中国虽然大受年轻人的喜爱,但当时的主流社会观念认为滑板只是青少年用来表达叛逆个性的玩具,对于田军那一代的父母来说,滑板只能“玩”,当作事业发展的话是荒唐的。
玩滑板的田军,截图来自bilibili账号@18视频作品《一间好店08一个坚持25年理想老炮儿,田军和他的滑板运动!》
而田军从军校一毕业,就遵从家人的意愿被调到当翻译官去了,他从未想过当一名职业滑手。不过在广州工作的同时,田军没有放下滑板这个爱好,在工作之余保持着和当地滑手的交流互动。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千禧年初,广州还没有专门的滑板店,当地滑手只能从港台接收有限的资讯,购买滑板也不方便。田军那时候边顾着正职边思考着要为当地的滑板圈做点事情。
酝酿多时,终于在2006年开了广州第一家滑板店HERO SKATE,这里成为广州乃至广东地区滑手的日常交流集合地,也逐渐引进像THRASHER这些在当时相对小众的国外滑板品牌。发展至今,HERO SKATE已经成为在广东省内推广滑板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也赞助孵化了超过20位专业滑手,田军也因其专业的资历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滑板项目的裁判成员之一。最近两年,还成立了专业滑板培训机构VBOY,目前是广州市滑板队的合作单位。
能成功将兴趣经营成事业,除了田军对滑板文化热忱依旧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社会对滑板的态度逐年改变。田军感慨道:“虽然国内的滑板文化起步晚,但我们仅用了短短4年就培养出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滑板运动员,证明中国是有这方面实力的。随着上一代滑手们长大成家,当代中国家长对滑板的心态也开放和成熟多了,很多都会主动送孩子来滑板学校练习。”
50滑板店是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地区最核心的滑板店之一。创始人王飞从2001年接触滑板运动,2003年因家里要求前去海军东海舰队服役。不过,直到2005年退役,王飞还一直对滑板念念不忘。于是在同年的6月份,王飞开始了他的第一家滑板店——杭州50滑板店。在过去16年里,50从一家纯滑板店,发展到拥有4层空间和9个滑板场馆的俱乐部品牌。王飞记得当年杭州的滑板气氛一般,位于杭州创意设计中心的50总店的产品也比较单一,最初这里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滑板仓库。
好在总店的地理位置够好,空间也够大,于是王飞构思要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围绕滑板而开展的综合商业体,把这座独栋楼划分为live house、涂鸦、文身、咖啡、滑板产品等不同区域,50的杭州总店逐渐从一家单纯售卖滑板产品的专卖店拓展为展现街头潮流生活方式的综合空间,成为当地的专业滑手和滑板爱好者交流互动的聚集地。
50滑板店的创始人王飞,截图来自bilibili账号@華人青年纪录片《杭州滑板教父和他“不正经”的50滑板店-20年了,玩滑板终于不再需要理由》
不过出色的商业成绩只是50的一部分,作为一家核心滑板店,它最重要的职责还是推动滑板的发展。除了是浙江省内唯一从事极限运动场地设计和建造的专业机构外,50还定期组织举办专业滑板赛事,发掘并赞助潜力滑手的发展。
王飞认为:“我们不是为了滑板生意而开滑板店,也不单纯是为了推广这项运动,而是为了能让更多滑手或滑板爱好者将滑板变成事业,支持新生代滑手能在专业滑板路上走得更远,让这个领域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真正能配得上当地核心滑板店的称呼。”
从最初的冷门小众,到现在超过800人参加“世界滑板日”的规模,反映了滑板文化在杭州当地的转变,也见证了50的成长。目前50已经发展出8处不同运营重点的门面店,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第9处的Hip-Hop主题酒吧,据王飞介绍,入场者得先穿过滑板店才能进入酒吧,这家新店将会进一步升级滑板场景体验感,更加细化运营。
回到开头的疑问,滑板真的被中国社会接纳了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滑板文化和相关产业在国内仅仅是小众圈子的热闹,甚至一度背负着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但现在的滑板显然逐渐卸掉了自身的地下色彩,在奥运会的推动下走向大众。2022年,滑板还随着双减计划的推行,被列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落地中国发展了30余年的滑板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
从冷门运动到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滑板之所以能实现漂亮的转身,背靠的是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和配套的产业链支持。接下来它还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我们先浅浅期待一下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和下一个10年吧。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