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
lxtqbty
2023-09-13 21:01:04
谈球吧体育初级道上,学习单板的小朋友正在教练带领下热身。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蕾/摄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介绍,多位奥运健儿手术后重返赛场。齐征/摄
2019年1月25日,“北京大学·崇礼冰雪运动医学与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崇礼太舞雪场召开。来自国内顶尖的运动医学专家、体育行业从业者等嘉宾,共同为冬季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健康保障,群策群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3亿人上冰雪的计划,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冬奥未开,运医(保障)先行。2018年12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崇礼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同合作,在张家口市崇礼区设立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努力打造国际运动诊疗创伤中心,全力解决2022年冬奥会体育运动医疗保障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冬季运动因其特殊性、危险度高、伤情急重等特点,给运动医学工作者带来巨大挑战。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以前专门为竞技体育服务,对运动员运动伤病的防护、治疗、康复,以及运动员伤愈重返赛场提供一个闭环系统的服务。现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服务的群体发生了变化——要把为运动员服务的高精尖技术和优良的医疗资源提供给民众。
论坛上,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医生朱敬先介绍了与大众滑雪密切相关的“滑雪运动常见损伤与科学训练”的知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急诊科主任申建宇告诉记者,2017~2018年雪季,该院急诊科统计因滑雪受伤的患者有2608人,危重病人特别少,大约占1%~2%,普通伤比较多,以四肢骨折为主,如胫腓骨双骨折,也有腰椎、颈椎损伤,肩关节脱位等,经治疗,患者后期只需回家休养即可。
1996年,中国有9家滑雪场,滑雪人数不足1000人。2010年,全国各地有滑雪场近300家,滑雪者近千万人次。2017年,全国雪场超过700家,滑雪者1750万人次。
朱敬先介绍说,冬季冰雪运动具有场地温度低、运动场地复杂、体能消耗大、运动速度快、离心力大、技巧性强等特点,因此,其造成的运动创伤多为高暴力伤害,多发伤、严重伤多见,甚至出现致死、致残等情况。据美国国家创伤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滑雪参与人数高达1700万人次,因滑雪致伤急诊就诊人数每年高达20万,住院人数7000人次/年。42%的伤者有3个部位以上的创伤,两个部位以上创伤者占25%,单一部位的创伤占33%;而在损伤部位中,头颅受伤所占比例最高,高达27%,其余依次为胸部、脊柱、四肢和腹部。
滑雪常见的损伤有:扭伤、切伤、骨折、摔伤、脱臼、头部外伤、脊柱损伤和内脏损伤,冻伤也时有发生。“比例比较大的是扭伤、拉伤和骨折,这3类损伤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80%。”朱敬先说。
据朱敬先介绍,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滑雪伤住院患者手术数据统计显示,无论是运动员还是非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膝关节,然后是肩、踝、肘关节。在膝关节损伤中,又以前交叉韧带损伤比较多见,占到将近一半。然后是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单纯半月板损伤。这些情况和国际上统计的数据相一致(此处数据都是住院患者统计数据,那些更严重的伤者直接在急诊就诊了。——记者注)
滑雪者骨折易发部位除头颅骨折外,在双板滑雪的受伤者中,40%是下肢骨折;在单板滑雪的受伤者中,上肢骨折偏多。朱敬先介绍说,损伤机制来源于运动中的技术失误。她特别强调,头盔对防止头部损伤非常重要,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运动员来说,头盔都是非常重要的护具。
滑雪者损伤常见原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指,身体过度疲劳、身体有旧伤及身体素质较差。心理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重要,朱敬先指出,不良心理因素是滑雪者受伤最多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紧张或者畏惧,在滑雪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高手来说受伤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追求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或是过于争强好胜。因此,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滑雪者必须的。造成运动损伤的第二大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属于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一般包括:滑雪频率较低人员或初学者,因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不充分,在滑雪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控制身体,无法减速、停止或顺畅转弯,未做热身、冷身动作等。外在环境因素指,气候、场地和设备等。
朱敬先介绍说,滑雪竞技运动在训练项目中相对比较完善,国家队队员有自己的体能训练师、教练,会帮助他们完成很漂亮的动作,在奥运会中摘金夺银。从他们的训练当中,我们能学到一些经验。
在滑雪运动中,主要参与的人体肌群包括手臂肌群、核心肌群(腹部、臀部)、大腿肌群、小腿肌群。
朱敬先建议在滑雪前的三周,就应开始进行全面的肌肉训练。由于许多人平时坐的时间比较长,或是缺乏运动,突然之间接触滑雪这样强度大的运动,会加大损伤发生的风险,应该先进行这些肌群的锻炼。
其中最主要的是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可以被理解为人体滑雪时的发动机。腹部肌群是人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枢纽部位,是维持姿态以及保证稳定的关键。在滑雪运动中,主要的重心都在下半身,尤其是臀部,有力量的臀部可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朱敬先介绍,快速提升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卷腹、平板支撑、V字支撑、俄罗斯转体等。
滑雪对腿部力量要求高,滑行时有80%的力量靠大腿提供,主要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整个运动的力量。滑雪下肢力量的训练主要以屈、伸膝肌群为主,同时可以借助弹力带练习内收、外展肌群等,同时不要忽视小腿肌群的训练,可通过踝关节的抗阻来完成小腿肌肉的锻炼,这对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完成滑雪动作也很重要。
滑雪杖在运动中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需双臂发力,推动身体前行,所以手臂的力量非常重要。滑雪上肢力量的训练有俯卧撑、利用哑铃练习肱二头肌的收缩、利用弹力带的三角肌锻炼等。
此外,滑雪者的综合训练必不可少谈球吧体育。滑雪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在滑雪场上面临的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间歇混合一些无氧运动。寒冷的天气本身也会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大家需要在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进行一些有氧训练,比如跑步、游泳、骑车。通过全面性的综合训练提高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柔韧性、耐受性、速度以及力量六大方面综合素质,能保护自己免受损伤。
朱敬先介绍说,肢体训练之外,大家需关注的问题是自己的心肺耐力能否完成要从事的运动。“这不仅限于滑雪运动,还包括跑步、马拉松、其他极限运动等”。
运动风险测评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评估心肺运动耐力,亦可排查隐形心脏疾病。朱敬先建议所有运动爱好者都要进行这项看似是医学的,其实是运动的测评。心肺耐力测评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运动,什么样的运动对自己来说是危险的。朱敬先说,随着冰雪运动的开展,参与到滑雪运动中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运动风险增大。
此外,良好的协调性及柔韧性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帮助提高运动成绩。协调性及柔韧性的测试对于运动爱好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即便做了充分的准备,万一还是在滑雪中不慎受伤怎么办?以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为例,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马勇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了发生损伤后如何判断是否应该就医的方法。
一、轻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痛感轻微,不肿。休息3~7天好转。一般为关节囊轻度损伤,休息即可。这里的休息是指不做刺激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动作。如果能够正常行走,应尽量正常步态行走,而不是久坐、久卧。症状消失后可正常活动。
二、中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有痛感,但还可以活动或者行走,伤后根据肿胀的情况来判断。一是伤后数小时内肿胀,这种情况一般合并有膝关节韧带损伤或者关节囊撕裂;二是伤后次日发现肿胀,一般是半月板或者软骨损伤;三是伤后不肿,但是疼痛减轻后活动发生肿胀,有可能是软骨损伤或者滑膜炎症;四是伤后轻微肿胀,活动后不加重也无疼痛,一般为关节囊轻度损伤。前三种情况均须尽快就诊,最后一种可以参照轻度扭伤。
三重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剧痛,当即不能活动或有脱位感,伤后数小时内肿胀明显,均需尽快就诊。有些患者伤后还可坚持行走,甚至步态正常,也不能耽误,需要及时就诊。此类损伤一般包括:大的韧带,如内侧髌股韧带、前后交叉韧带等撕裂、半月板撕裂或者软骨和骨的骨折甚至于肌腱断裂。
如果是慢性扭伤,那么患者会出现不能快跑、急转急停,单腿跳困难,伤前能够完成的动作无法完成,此时需要考虑韧带断裂、髌骨脱位伤或者骨性结构损伤,需及时就诊。
若膝关节有痛性弹响、平地行走痛(尤其是明确的膝关节内或者外侧间隙疼痛)、交锁(膝关节突然卡住,需要活动或者他人帮助才能解开),考虑半月板或者软骨损伤,要及时就诊。
2019年1月25日,“北京大学·崇礼冰雪运动医学与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崇礼太舞雪场召开。来自国内顶尖的运动医学专家、体育行业从业者等嘉宾,共同为冬季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健康保障,群策群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3亿人上冰雪的计划,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冬奥未开,运医(保障)先行。2018年12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崇礼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同合作,在张家口市崇礼区设立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努力打造国际运动诊疗创伤中心,全力解决2022年冬奥会体育运动医疗保障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冬季运动因其特殊性、危险度高、伤情急重等特点,给运动医学工作者带来巨大挑战。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以前专门为竞技体育服务,对运动员运动伤病的防护、治疗、康复,以及运动员伤愈重返赛场提供一个闭环系统的服务。现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服务的群体发生了变化——要把为运动员服务的高精尖技术和优良的医疗资源提供给民众。
论坛上,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医生朱敬先介绍了与大众滑雪密切相关的“滑雪运动常见损伤与科学训练”的知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急诊科主任申建宇告诉记者,2017~2018年雪季,该院急诊科统计因滑雪受伤的患者有2608人,危重病人特别少,大约占1%~2%,普通伤比较多,以四肢骨折为主,如胫腓骨双骨折,也有腰椎、颈椎损伤,肩关节脱位等,经治疗,患者后期只需回家休养即可。
1996年,中国有9家滑雪场,滑雪人数不足1000人。2010年,全国各地有滑雪场近300家,滑雪者近千万人次。2017年,全国雪场超过700家,滑雪者1750万人次。
朱敬先介绍说,冬季冰雪运动具有场地温度低、运动场地复杂、体能消耗大、运动速度快、离心力大、技巧性强等特点,因此,其造成的运动创伤多为高暴力伤害,多发伤、严重伤多见,甚至出现致死、致残等情况。据美国国家创伤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滑雪参与人数高达1700万人次,因滑雪致伤急诊就诊人数每年高达20万,住院人数7000人次/年。42%的伤者有3个部位以上的创伤,两个部位以上创伤者占25%,单一部位的创伤占33%;而在损伤部位中,头颅受伤所占比例最高,高达27%,其余依次为胸部、脊柱、四肢和腹部。
滑雪常见的损伤有:扭伤、切伤、骨折、摔伤、脱臼、头部外伤、脊柱损伤和内脏损伤,冻伤也时有发生。“比例比较大的是扭伤、拉伤和骨折,这3类损伤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80%。”朱敬先说。
据朱敬先介绍,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滑雪伤住院患者手术数据统计显示,无论是运动员还是非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膝关节,然后是肩、踝、肘关节。在膝关节损伤中,又以前交叉韧带损伤比较多见,占到将近一半。然后是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单纯半月板损伤。这些情况和国际上统计的数据相一致(此处数据都是住院患者统计数据,那些更严重的伤者直接在急诊就诊了。——记者注)
滑雪者骨折易发部位除头颅骨折外,在双板滑雪的受伤者中,40%是下肢骨折;在单板滑雪的受伤者中,上肢骨折偏多。朱敬先介绍说,损伤机制来源于运动中的技术失误。她特别强调,头盔对防止头部损伤非常重要,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运动员来说,头盔都是非常重要的护具。
滑雪者损伤常见原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指,身体过度疲劳、身体有旧伤及身体素质较差。心理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重要,朱敬先指出,不良心理因素是滑雪者受伤最多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紧张或者畏惧,在滑雪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高手来说受伤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追求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或是过于争强好胜。因此,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滑雪者必须的。造成运动损伤的第二大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属于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一般包括:滑雪频率较低人员或初学者,因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不充分,在滑雪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控制身体,无法减速、停止或顺畅转弯,未做热身、冷身动作等。外在环境因素指,气候、场地和设备等。
朱敬先介绍说,滑雪竞技运动在训练项目中相对比较完善,国家队队员有自己的体能训练师、教练,会帮助他们完成很漂亮的动作,在奥运会中摘金夺银。从他们的训练当中,我们能学到一些经验。
在滑雪运动中,主要参与的人体肌群包括手臂肌群、核心肌群(腹部、臀部)、大腿肌群、小腿肌群。
朱敬先建议在滑雪前的三周,就应开始进行全面的肌肉训练。由于许多人平时坐的时间比较长,或是缺乏运动,突然之间接触滑雪这样强度大的运动,会加大损伤发生的风险,应该先进行这些肌群的锻炼。
其中最主要的是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可以被理解为人体滑雪时的发动机。腹部肌群是人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枢纽部位,是维持姿态以及保证稳定的关键。在滑雪运动中,主要的重心都在下半身,尤其是臀部,有力量的臀部可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朱敬先介绍,快速提升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卷腹、平板支撑、V字支撑、俄罗斯转体等。
滑雪对腿部力量要求高,滑行时有80%的力量靠大腿提供,主要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整个运动的力量。滑雪下肢力量的训练主要以屈、伸膝肌群为主,同时可以借助弹力带练习内收、外展肌群等,同时不要忽视小腿肌群的训练谈球吧体育,可通过踝关节的抗阻来完成小腿肌肉的锻炼,这对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完成滑雪动作也很重要。
滑雪杖在运动中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需双臂发力,推动身体前行,所以手臂的力量非常重要。滑雪上肢力量的训练有俯卧撑、利用哑铃练习肱二头肌的收缩、利用弹力带的三角肌锻炼等。
此外,滑雪者的综合训练必不可少。滑雪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在滑雪场上面临的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间歇混合一些无氧运动。寒冷的天气本身也会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大家需要在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进行一些有氧训练,比如跑步、游泳、骑车。通过全面性的综合训练提高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柔韧性、耐受性、速度以及力量六大方面综合素质,能保护自己免受损伤。
朱敬先介绍说,肢体训练之外,大家需关注的问题是自己的心肺耐力能否完成要从事的运动。“这不仅限于滑雪运动,还包括跑步、马拉松、其他极限运动等”。
运动风险测评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评估心肺运动耐力,亦可排查隐形心脏疾病。朱敬先建议所有运动爱好者都要进行这项看似是医学的,其实是运动的测评。心肺耐力测评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运动,什么样的运动对自己来说是危险的。朱敬先说,随着冰雪运动的开展,参与到滑雪运动中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运动风险增大。
此外,良好的协调性及柔韧性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帮助提高运动成绩。协调性及柔韧性的测试对于运动爱好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即便做了充分的准备,万一还是在滑雪中不慎受伤怎么办?以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为例,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马勇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了发生损伤后如何判断是否应该就医的方法。
一谈球吧体育、轻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痛感轻微,不肿。休息3~7天好转。一般为关节囊轻度损伤,休息即可。这里的休息是指不做刺激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动作。如果能够正常行走,应尽量正常步态行走,而不是久坐、久卧。症状消失后可正常活动。
二、中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有痛感,但还可以活动或者行走,伤后根据肿胀的情况来判断。一是伤后数小时内肿胀,这种情况一般合并有膝关节韧带损伤或者关节囊撕裂;二是伤后次日发现肿胀,一般是半月板或者软骨损伤;三是伤后不肿,但是疼痛减轻后活动发生肿胀,有可能是软骨损伤或者滑膜炎症;四是伤后轻微肿胀,活动后不加重也无疼痛,一般为关节囊轻度损伤。前三种情况均须尽快就诊,最后一种可以参照轻度扭伤。
三重度扭伤:膝关节扭伤时剧痛,当即不能活动或有脱位感,伤后数小时内肿胀明显,均需尽快就诊。有些患者伤后还可坚持行走,甚至步态正常,也不能耽误,需要及时就诊。此类损伤一般包括:大的韧带,如内侧髌股韧带、前后交叉韧带等撕裂、半月板撕裂或者软骨和骨的骨折甚至于肌腱断裂。
如果是慢性扭伤,那么患者会出现不能快跑、急转急停,单腿跳困难,伤前能够完成的动作无法完成,此时需要考虑韧带断裂、髌骨脱位伤或者骨性结构损伤,需及时就诊。
若膝关节有痛性弹响、平地行走痛(尤其是明确的膝关节内或者外侧间隙疼痛)、交锁(膝关节突然卡住,需要活动或者他人帮助才能解开),考虑半月板或者软骨损伤,要及时就诊。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