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
lxtqbty
2023-09-11 04:36:57
谈球吧体育7月26日,火炬手叶德元(左)与陈凯迪在火炬传递中交接。当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成都站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和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至此,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圆满完成在全国25所高校和开幕式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的活动。新华社 图
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举行。这是继北京大运会、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内地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已成为现代城市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成都来说,顺利举办大运会,既能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提供关键助力,也是一种综合发展实力的证明。
2023年7月22日,四川成都,街头随处可见运动会口号、徽标、吉祥物。视觉中国 图
2018年底,成都成功申办大运会。成都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关联,带来的是高关注度,一如此前广州举办亚运会,北京举办奥运会等。
但实际上,在这之前,成都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并不断在提升办赛能力上持续发力,同时也得到了一系列国际赛事的青睐。
比如,成都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了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国际乒联男子和女子世界杯、铁人三项世界杯、国际篮联三对三世界巡回大师赛等数十项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先后获得国际篮联、国际网联、国际乒联等国际组织授予的“黄金主办城市”“卓越贡献城市”等奖项。
此外,2024年羽毛球汤姆斯杯及尤伯杯、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等国际赛事,也将在成都举行。
随着办赛经验的持续积累,成都打造赛事名城的信心和动力也不断增强。2021年下半年,《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等重磅文件接连发布,明确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即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2030年建成世界体育名城,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
这些发展目标,体现了成都在赛事名城建设上的发展雄心,也确实有现实基础的支撑。如在体育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2年底,成都拥有体育场地设施6.41万个,已建成超5000公里天府绿道、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甚至,在南方显得小众的滑雪运动,成都也有不错的基础设施资源。一个“冷知识”是,之前在北京冬奥会上大火的谷爱凌、苏翊鸣等知名冰雪运动员,都曾在成都训练。
就城市体育氛围而言,目前成都体育人口即将突破950万。成都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CBA和中超球队的城市之一。特别是2023赛季开始以来,中超联赛成都主场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屡屡出圈,平均每场约4万观众不断刷新上座纪录,以至于被外界称为“金牌球市”归来。可以说,体育文化已融入成都的市民生活和城市的肌理之中。
事实上,在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的基础上,2035年成都要建成世界生活名城,这一进阶目标的设定,本身或就反映出了在成都,体育与生活的结合之深。
当然,单独就举办赛事名城来说,一座城市要担此大任,也离不开在开放程度、国际元素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这些领域,成都也都算得上是国内一二线城市中的佼佼者。
如成都是国内第三座拥有双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城市,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居中西部第一,领事机构数量在全国也仅次于上海、广州……这些都为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提供了硬件支持。
2023年7月23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焰火彩排。视觉中国 图
一般而言,相比经济产业上的竞争,承办大型赛事、活动,更多被视为是城市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但其实谈球吧体育,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从来就是以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基础,并且它之于城市发展的助力,也是综合性的。
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东京、首尔都曾因为举办奥运会而为城市乃至其所在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助力。
这是因为,具有标志性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知名度、品牌效应的提升,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以及发展自信、对外联系与开放的强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国内来看,北京举办“双奥”、广州举办亚运会、深圳举办大运会等,虽然具体对各个城市的意义有所差别,但都称得上是各自城市发展史上的标志性节点。在带动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就明确,要着力打造“两都四中心一极”的世界赛事名城体系。具体包括:建设彰显公园城市底色的健身活力之都,世界一流的国际赛事之都;辐射全球的体育创新资源配置中心,时尚魅力的体育消费中心,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户外运动休闲中心,彰显天府文化特质的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开放协同的成都都市圈体育增长极。
从这些多元定位和目标中不难看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将在成都城市知名度、发展能级、消费中心建设、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综合效益。
仅以最直接的体育产业发展为例,成都已明确:力争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到203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以上。
在很大程度上说,赛事名城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更好为体育产业发展赋能。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0.60%,已逐步增长至2021年的1.0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就此而言,成都打造赛事名城,也是对新的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顺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求新的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拥抱新的发展趋势上,成都的“野心”远不限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
根据2018年发布的《成都市建设“三城三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除了打造赛事名城,成都目前还在同时推进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等的建设。而这些各有侧重的发展方向,其实又是彼此关联融合、相互协同促进的。
比如,成都,包括整个四川丰富的文旅资源,加上特色美食,之于吸引体育迷,更好打造赛事名城,显然算得上是加分项。
2023年7月27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射箭比赛在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马术体育场搭箭开弓。据悉,成都大运会射箭比赛有27支男队和24支女队参赛。图为中国队选手考文超在男子反曲弓团体淘汰赛比赛中。视觉中国 图
当然,不止成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都瞄准了体育城市这个新的发展赛道。
例如北京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体育名城、杭州的国际赛事之城、深圳的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上海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等。
如果把体育城市建设划入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范畴,则还有更多的城市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如西安明确到2035年,实现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上海也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表现出了更强烈的精神文化追求?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城市和人一样,在物质逐渐丰裕后,自然会对精神文化有更多的需求,或者说,也更有能力追求软实力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
甚至可以说,精神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已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的核心竞争力。石家庄最近提出打造“摇滚之城”,其背后也可以说是遵循同样的发展逻辑。
事实上,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网红城市,它们能够出圈,多数也是凭借软实力,包括相对包容、开放的市民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被重新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等等。
不夸张地说,城市发展到最后,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还得是文化软实力。譬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被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它们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又何尝不是更多源自自身特有的城市性格和文化风格?
当然,就像举办大型赛事需要综合实力,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也还是离不开经济基础。就此而言,大运会这样的国际综合赛事花落成都,首次走进中国西部城市,本身也可以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它意味着,在办赛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等方面,逐步有更多的内陆城市开始崛起,能够独当一面,也敢于在世界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我。就此而言,成都迈出的这一步,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鼓舞。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